《雾在哪里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
发布时间:2025-02-19 14:42:24来源:
《雾在哪里》教学设计
一、教学目标
- 学生会认 “雾、淘” 等 11 个生字,能正确书写 “于、论” 等 8 个字。
- 学生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雾的淘气。
- 仿照课文例句,说说雾来的时候世间万物的变化,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- 感受大雾笼罩世界的奇妙景象,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- 教学重点
- 掌握生字词,理解课文内容。
-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雾的淘气。
- 教学难点
- 仿照课文,用 “雾把…… 藏了起来。无论是…… 还是…… 都……” 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。
三、教学方法
情境教学法、朗读感悟法、合作探究法
四、教学过程
(一)趣味导入(3 分钟)
- 猜谜语:“像云不是云,像烟不是烟,风吹轻轻飘,日出慢慢散。”(谜底:雾)
- 展示雾景图片,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雾的印象,如雾天周围景色的变化等。
- 引出课题《雾在哪里》,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。
(二)初读课文,扫清障碍(7 分钟)
-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,圈出生字词,借助拼音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
-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。
- 出示生字词,指名认读,正音。重点指导 “甚、至” 的读音。
- 运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,如开火车读、同桌互读、男女赛读等。
- 理解 “淘气、无论、岸边、桥梁、甚至、一切、消失” 等词语的意思。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、找近义词反义词、结合生活实际、直观演示等方法。例如,用 “顽皮” 解释 “淘气”;通过展示图片理解 “岸边、桥梁”;用 “不管” 替换 “无论”;用 “就连…… 也……” 来说明 “甚至”;联系生活中东西不见了理解 “消失”。
-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,其他学生认真倾听,评价朗读情况。
(三)精读课文,感悟理解(20 分钟)
- 学习第 1 自然段
- 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,思考: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?
- 引导学生抓住 “淘气的孩子”,体会作者把雾当作孩子来写,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,表现出雾的活泼可爱。
- 指导朗读,读出雾的淘气。
- 学习第 2 - 4 自然段
- 自由读第 2 - 4 自然段,思考: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?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?
- 学生交流汇报,教师相机指导。
- 学习第 2 自然段
- 指名回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(大海)。
- 出示句子 “雾把大海藏了起来。无论是海水、船只,还是蓝色的远方,都看不见了。”
- 引导学生理解 “无论是…… 还是…… 都……” 这个句式,强调范围,突出雾把大海藏起来后,一切都看不见的景象。
- 指导朗读,读出雾的淘气和大海被藏起来后的朦胧感。
- 学习第 3 自然段
- 让学生说说雾又藏了什么(天空连同太阳)。
- 出示句子 “雾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。霎时,四周变暗了,无论是天空,还是天空中的太阳,都看不见了。”
- 理解 “霎时” 表示时间极短,体会雾的神奇,一下子就让天空和太阳都消失了。
- 指导朗读,读出雾的神奇和周围环境突然变化的感觉。
- 学习第 4 自然段
- 学生找出雾藏起来的事物(海岸)。
- 出示句子 “雾把海岸藏了起来,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。房屋、街道、树木、桥梁,甚至行人和小黑猫,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,什么都看不见了。”
- 引导学生关注 “甚至” 一词,体会雾藏起来的东西越来越多,范围越来越广。
- 指导朗读,读出雾的淘气和一切都被藏起来的神秘感。
- 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自然段的写作规律:都是先写雾把什么藏了起来,再写藏起来后的景象,都运用了 “无论是…… 还是…… 都……” 的句式。
- 同桌合作,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进行分角色朗读,一人读雾说的话,一人读藏起来后的景象。
- 学习第 5 - 6 自然段
- 指名朗读第 5 - 6 自然段,思考:雾又做了什么?
- 引导学生找出雾把自己藏起来的句子 “雾来到岸边。‘现在我要把自己藏起来。’雾把自己藏了起来。”
- 体会雾的调皮,自己把自己藏起来。
- 出示句子 “不久,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,天空连同太阳,海岸连同城市,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,都露出来了。路上走着行人。小黑猫也出现了,它摇着黑尾巴,悠闲地散步。”
- 对比雾把东西藏起来和露出来的景象,感受雾散之后的清晰明亮。
- 指导朗读,读出雾散之后的轻松愉悦。
- 学习第 7 自然段
- 齐读第 7 自然段,思考: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?
- 引导学生理解雾消失后,世界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。
- 指导朗读,读出雾消失后的明朗。
(四)拓展延伸(5 分钟)
- 引导学生仿照课文,说一说雾来的时候,还会把什么藏起来,藏起来之后的景象是什么样的。
- 小组内交流,每个学生说一句,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。
- 教师巡视指导,提醒学生运用 “雾把…… 藏了起来。无论是…… 还是…… 都……” 的句式。
- 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,如雷雨、下雪、刮风等,让学生选择一种自然现象,仿照《雾在哪里》写一段话。
(五)课堂小结(3 分钟)
-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,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。
- 教师总结:这篇课文通过有趣的语言,描绘了雾把世间万物藏起来又露出来的景象,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。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自然现象,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奥秘。
(六)布置作业(2 分钟)
-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。
- 把自己仿照课文写的话工整地写在作业本上。
- 和家长一起观察一种自然现象,交流观察后的感受。
五、板书设计
雾在哪里
藏 大海 海水 船只 远方 看不见
天空 天空 太阳 变暗
海岸 房屋 街道 树木 桥梁 行人 小黑猫 一切不见
藏自己 都露出来
六、教学反思
在教学过程中,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。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指导,要更加细致深入,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雾的奇妙和作者语言的魅力。在拓展延伸环节,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表达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。同时,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。
(责编: admin1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